头条创作挑战赛大御优配
提到保加利亚,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那诱人的奶酪千层饼(巴尼察)、风味独特的保加利亚肉肠、浓郁的肚汤、香喷喷的保加利亚烤串、各式烤物大杂烩、罐装肉制品,或者清爽的酸奶黄瓜汤、外酥里嫩的油炸肉圆、馅料丰富的填充蔬菜以及酸白菜等地道美食。这些美味不仅代表着当今保加利亚的饮食文化,更是其民族文化的生动名片。
不过,追溯到千百年前的早期保加利亚国家时代,和许多同时代的封建国家一样,古代保加利亚人同样经历了无数战火纷争、内讧宫斗以及复杂的权力争夺。这段历史并不像现代饮食那样鲜活,而是充满了刀光剑影和政治风云。
展开剩余91%在历史长河中,保加利亚首次爆发大规模权力争夺和国家政治动荡的时期,恰恰是其第一个王朝灭亡后的“权力真空期”。这一动荡时代开始于公元754年,紧随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咄陆王朝灭亡之后,国家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纷争和混乱。
随着保加利亚首个王朝——咄陆王朝的瓦解,崭新的沃基尔王朝和乌盖恩王朝迅速崛起,双方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双方轮番上阵,明争暗斗,整整十余年上演了一场封建时代政治斗争的壮阔戏码,令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
本期内容,我们将聚焦这段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的保加利亚历史,深入探讨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在走向鼎盛前所经历的发展波折,并细致剖析沃基尔王朝与乌盖恩王朝之间那段纠缠不断的爱恨情仇。
上期我们讲述了保加利亚第一个王朝——咄陆王朝的世系更替及其与南方强邻拜占庭帝国的关系变迁。随着公元753/754年咄陆王朝覆灭,保加利亚国内政治秩序陷入严重混乱,国家面临新的挑战与变局。
沃基尔王朝是保加利亚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得名于其开创者家族沃基尔(Woquil)。该王朝先后统治保加利亚约12年,主要活跃于公元753/754年至762年以及763年至766年两段时间。至于为何中间762年至763年出现一年统治断层,正是因乌盖恩王朝的崛起引发激烈争夺,这部分内容将在后文详细展开。沃基尔王朝共传四位可汗,统治者名单如下:
早在咄陆王朝末期,沃基尔家族便开始渐露锋芒,试图攀上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权力巅峰。经历了咄陆王朝末代两位可汗——科尔梅希汗(721-738)和谢瓦尔汗(738-753/754)统治下的逐步衰落,沃基尔家族最终夺取政权,成为了新的统治者。
这可以说是保加利亚历史上首次王朝的更替。尽管国家名称依旧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又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或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但实际掌权者的变动却意义重大。也许正因缺乏执政经验,新上位的沃基尔家族的统治并不稳固。
事实上,沃基尔家族的这次成功给其他雄心勃勃的贵族家族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发了更多势力想效仿他们的“皇帝轮流坐,明年轮到我”的野心。果不其然,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内另一股强大家族——乌盖恩家族迅速崛起,向沃基尔王朝发起了全面的政治挑战和权力争夺,最终双方对峙,各自建立王朝,均自称为保加利亚的合法统治者,国内局势持续动荡。
因此,保加利亚第一代统治者阿斯巴鲁赫汗(Аспарух)和捷尔维尔/特尔维尔汗(Тервел)所建立的统一国家,迅速陷入了严重的内乱。而且,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也再次紧张,因为拜占庭一直觊觎着消灭保加利亚的机会。
在这两大家族激烈争夺权力的过程中,沃基尔王朝一度陷入断统的局面,也就是前文提到的762-763年短暂的空白期。之后,沃基尔家族的第三任可汗萨宾再次掌权,重建王朝,并继续与乌盖恩家族对峙,争斗不断。
公元766年,沃基尔家族终告失败,这标志着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沃基尔王朝彻底灭亡。紧接着,乌盖恩家族掌握了国家统治权,但其王朝也因内战损耗巨大,仅统治了一年便被历史湮没。
公元760年大御优配,沃基尔家族取代咄陆王朝约六七年后,保加利亚另一强大家族效仿其先例,成功建立了保加利亚历史上的第三个封建王朝——乌盖恩王朝。此王朝以家族名“乌盖恩”(Ugean)命名,统治时间短暂,仅在公元760-763年和766-767年两段时间内执政,中间因与沃基尔王朝的争权战事,统治一度中断。
乌盖恩王朝共传两位可汗,分别是:
事实上,咄陆王朝终结后,沃基尔和乌盖恩家族均具备接管政权的实力和可能性,但乌盖恩家族略显迟缓,最终让沃基尔家族抢先成为统治者。乌盖恩家族对此极为不满,不甘心屈居人下,无法承认沃基尔的合法统治,于是奋起自立为汗,建立乌盖恩王朝,与沃基尔王朝针锋相对。两家均自称合法统治者,争夺不断。
因此,在公元760至762年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内部出现了王朝并立的罕见局面,双方势均力敌,激烈争斗,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最终在公元762年,乌盖恩家族的捷列茨击败沃基尔王朝,成为全国唯一的可汗。但好景不长,一年后,沃基尔王朝的第三任可汗萨宾强势复辟,重新执掌权力,乌盖恩王朝短暂消失。
萨宾汗统治沃基尔王朝三年后,公元766年8月,乌莫尔汗继位,但不久,乌盖恩家族的托克图于766年9月东山再起,成功取代沃基尔王朝,后者自此从历史舞台彻底隐退。
然而,乌盖恩王朝的托克图也未能长久执政。他在消灭沃基尔王朝的次年,即公元767年,被一个未知的新王朝取代,乌盖恩王朝由此覆灭。
此后,保加利亚被一个神秘且短命的王朝统治了三十余年。该王朝共传三位可汗,分别是帕甘(Паган)、捷列里格(Телериг)和卡尔达姆(Кардам),最终被后来的克鲁姆王朝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克鲁姆王朝正是咄陆家族的“回归”,开启了第二次执政。这段王朝更替的历史波澜壮阔,令人感叹成败兴衰之快。
无论是在沃基尔王朝时期,还是乌盖恩王朝统治阶段,保加利亚都陷入了严重的内乱和发展混乱,这段时期被史学家称为“保加利亚混乱期”。沃基尔和乌盖恩家族之间的激烈斗争,极大消耗了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国力。
历史证明,内耗并未推动国家的进步,反而让双方都成为了政治上的失败者。正如俗话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两大家族苦斗的同时,一个身份不明的第三方最终攫取了权力果实。至今,这个王朝的具体来历仍是历史之谜,因此被称为“?王朝”或“王朝不详”。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十余年的内乱期间,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也经历了新的变化。公元755年,乌盖恩家族的捷列茨(又称泰莱茨,Телец)带领保加利亚军队入侵南方邻国拜占庭,试图打破局势。
然而,这场看似冒进的进攻很快被时任拜占庭皇帝、绰号“科普罗尼穆斯(臭虫)”的君士坦丁五世(公元718-775年在位)强力击退。此后保加利亚在公元759年的马切尔莱战役和763年的阿其亚鲁斯战役中连续受挫,被迫于767年与拜占庭签订和约。
保加利亚连番败绩,除了因国内混乱外,还因为拜占庭当时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的强大。作为利奥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之子,君士坦丁五世以在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亚人的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而闻名。
虽然他在公元718年受洗时因弄脏圣水而被称为“臭虫”,但另一个外号“保加利亚屠夫”让保加利亚人闻风丧胆。
历史证明,君士坦丁五世是一位聪慧勇猛、机智多谋的战略家和勇士。在他的统治下,拜占庭在两线作战的压力下抓住了东方阿拉伯帝国内部混乱的机会,兴建了600余座坚固城堡,以抵御保加利亚的进攻。
后来,君士坦丁五世更是由守转攻,成功挽救了拜占庭帝国于危亡边缘,多次掳掠和屠杀保加利亚军民。因此,保加利亚人对他深感畏惧,赋予其“保加利亚屠夫”的恶名。
甚至在他去世后,保加利亚重新发起进攻,拜占庭人慌忙撬开皇帝墓门,在墓前跪拜祈求其复活以再度抵御保加利亚。坊间甚至流传有人目击君士坦丁五世骑马冲锋西进的奇异传闻。
因此,在保加利亚内乱的这数十年中,拜占庭在两国关系中重新占据了上风。公元761年,乌盖恩家族的捷列茨即位,标志着乌盖恩王朝与沃基尔王朝的正式对峙。捷列茨雄心勃勃,计划于公元772年突袭拜占庭。
但这一计划被拜占庭察觉,君士坦丁五世早有准备。期间乌盖恩王朝覆灭,未知新王朝取代保加利亚,战争仍未停止,双方一直战斗到公元775年君士坦丁五世逝世。
公元780年,正值保加利亚未知王朝统治期间,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再度爆发战事。拜占庭女皇伊林娜(752-803年,欧洲历史上首位女皇,利奥四世皇后)向北扩展,占领部分保加利亚领土。经过激烈交锋,保加利亚可汗卡尔达姆(Кардам)最终迫使拜占庭于792年恢复纳贡。
随着君士坦丁五世去世,沃基尔、乌盖恩及未知王朝时期结束,保加利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内政外交时代——克鲁姆王朝时期。克鲁姆王朝最终缔造了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辉煌“黄金时代”,带领国家迈向鼎盛。
那么,克鲁姆王朝是如何建立并发展的?在这段时期涌现了哪些雄主?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在鼎盛时期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参考资料:《保加利亚史》、《巴尔干古代史》、《外国军事人物辞典》、《保加利亚史略》、《古代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的关系研究(5-10世纪)》、《欧洲历史大辞典》
发布于:天津市思考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